CSS樣式表無法正常顯示時,並不會影響到網頁的閱讀
| 花蓮縣衛生局 | 回首頁 |
衛教園地 回上頁
衛教園地
癌症防治

癌症防治

為加深民眾對癌症預防之認識,並強化民眾將知識轉化為行為的能力,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癌症防治相關工作,維護及確保民眾健康,以達降低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為長期目標。 

        為達上述目標,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相關工作包括:強化國人對癌症防治三段五級預防方法之認知,避免癌症危險因子;宣導檳榔健康危害觀念與開發拒嚼檳榔介入模式,於社會中建構不嚼檳榔文化;整合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資源,提供民眾主要癌症(子宮頸癌、乳癌、大腸癌及口腔癌)篩檢服務;培訓癌症篩檢醫事人力及推動癌症篩檢品質提升計畫;建立台灣地區癌症登記資料庫,整合及蒐集癌症防治相關資料;辦理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;推動辦理安寧療護宣導並於非安寧病房推廣安寧共同照護服務;建立癌症病友支持網絡及結合民間團體提供癌症病友服務等,以落實國家癌症防治計畫,並將癌症防治推展至社會每一角落。

癌症篩檢(大腸癌、口腔癌、子宮頸癌、乳癌)

大腸癌篩檢

1. 糞便潛血檢查,可降低2-3成大腸癌死亡率。 
2. 大腸內的腫瘤或息肉,受到糞便摩擦而出血,血液因而附 在糞便表面排出,經採集表面糞便送至檢驗室檢驗,即可 測出是否含血液。 
3. 為避免糞便中血紅素受熱破壞,檢體應放在含保存液之採 便管冷藏保存,並儘速送回檢驗。 4.檢查結果 (1)若為陰性,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 (2)檢查結果若為陽性,請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,無法做大腸鏡檢查時,可用鋇劑攝影+乙狀結腸鏡檢查。

大腸癌篩檢簡介

       大腸癌概況 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,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,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,並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。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。根據統計,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,存活率高達90%以上。 篩檢政策 依據歐美國家經驗,每一至二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%至33%的大腸癌死亡率。

        在台灣,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,因此,國民健康局補助50-69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,近2年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比率達10%。 補助篩檢的對象 政府目前補助50-69歲民眾每2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;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,檢查服務資訊請洽當地衛生局(所)查詢。

        大腸癌的初期症狀 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,若有下列症狀,請儘速就醫: ◎大便中有血 ◎大便中有粘液 ◎排便習慣改變(一下子腹瀉,一下子便秘) ◎大便變細小 ◎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◎體重減輕 ◎貧血 ◎如腫瘤較大,則可觸摸到腫塊 以上症狀不代表發生大腸癌,但症狀如持續出現超過2星期以上,應立即請專科醫師檢查。

        如何預防大腸癌 1.天天五蔬果: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肉類及油膩食品,可減少2-5成得到大腸癌之機會。 2.每日動一動:維持每日運動,能幫助腸道也動一動,可減少4成得到大腸癌之機會。 3.二年一篩檢:定期糞便潛血檢查,可早期發現大腸癌,並有效降低2成死亡率。 何謂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,由於大腸癌的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,血液因而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,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或息肉個案,並經由大腸鏡檢查作進一步診斷,及早接受治療,進而阻斷癌症的發生與進展,才能減少大腸癌的傷害。 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使用定量免疫法,不需要飲食限制,相當簡單方便。

         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,當有任何異狀時,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。 做糞便潛血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1.在糞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適量的糞便,放入內含保存液專用的採便管。 2.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,請採檢完後盡速送回;如無法於當日立即送檢,務必先存放於冰箱冷藏保存。

        檢查結果為陽性該怎麼辦?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,建議至大腸直腸外科、腸胃肝膽科、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,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,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,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。若無法做大腸鏡檢查時,可考慮大腸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。

        大腸鏡檢查結果及後續處理建議 1.正常:不需作其他處理,建議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。 2.發現息肉:切除息肉,並依專科醫師指示做大腸鏡檢查追蹤。 3.發現大腸癌:請依專科醫師指示接受後續治療及處置。 
 

口腔癌篩檢

1. 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4成口腔癌死亡率。 
2. 醫師目視檢查口腔粘膜,看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 病灶。 
3. 請戒嚼檳榔、戒菸和戒酒。 
4.檢查結果 (1)若為陰性,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(2)若為陽性,請至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,及遵醫囑 每3-6個月定期追蹤。

口腔癌篩檢簡介

 口腔癌防治概況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(25-44歲)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,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,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。每年約有5,400名口腔癌個案,2,300人死於口腔癌,嚼檳榔、吸菸是造成口腔癌的主因。罹病後,輕則毀容,重則奪命。 篩檢政策 國外研究顯示,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口腔癌之死亡率。

        國民健康局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、吸菸民眾,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,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。 補助篩檢的對象 政府目前補助30歲以上吸菸、嚼檳榔的民眾,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;可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具牙科、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,檢查資訊請洽當地衛生局(所)查詢。

        如何預防口腔癌 1.養成健康生活習慣,不嚼檳榔、不吸菸、不喝酒。 2.有嚼檳或吸菸者,應定期接受篩檢。 何謂口腔黏膜檢查 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,看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,不會疼痛,也沒有副作用。 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,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,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,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,並藉由衛教,勸其戒檳榔與吸菸,除可以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的病變外,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。但所有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,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,請儘速就醫檢查。檢查前,請先將口腔清洗乾淨。

        檢查結果異常該怎麼辦 若口腔黏膜檢查出疑似癌前病變(白斑、紅斑、口腔黏膜下纖維化、扁平苔蘚、疣狀增生…等)、或疑似口腔癌,請請儘速至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,並遵醫囑每3-6個月定期追蹤1次,此外,要立即戒檳榔、戒菸與戒酒,並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。 菸、酒、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機率: 吸菸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8倍喝酒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0倍吸煙及嚼檳榔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89倍吸煙、飲酒及嚼檳榔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23倍。


乳癌篩檢

1. 乳房攝影可降低3成乳癌死亡率。 
2. 為一種X光檢查,過程中女性放射師會以壓迫板緊壓乳房, 以獲得清晰的影像,並減少輻射劑量,所以會有疼痛感。 
3.檢查結果 (1)若無異常,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(2)若有無法確定診斷之變化,需再做其他影像檢查 (3)若有疑似良性變化,請3-6個月進行追蹤內檢查

乳癌篩檢簡介

乳癌防治概況 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,發生高峰約在45-64歲之間,每年有近7500人罹患乳癌,1600人因乳癌而死亡。 篩檢政策 國外研究顯示,50歲以上婦女每2-3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篩檢,可早期發現乳癌,又45-49歲婦女亦是罹患乳癌的高峰,因此本局針對40-49年輕婦女乳癌篩檢隨機試驗初步研究顯示,乳房攝影篩檢的敏感度較超音波好,因此本局提供45-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癌篩檢服務。

        乳癌篩檢補助對象 政府補助45-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,40-44歲婦女,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(指祖母、外婆、母親、女兒、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)婦女亦提供篩檢服務,請至各地特約100多家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檢查,詳洽當地衛生局(所)查詢。
 
        乳癌的高危險群為何? 1.家族有乳癌病史(媽媽、姊妹、女兒……) 2.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3.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4.未生過孩子或在30歲後才生第一胎 5.未餵過母奶 6.初經早、停經晚 7.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以上罹患乳癌之危險性相對較一般人稍高,不過仍有大部分的乳癌是沒有危險因子的,因此,一般婦女還是要注意自我乳房的健康,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。 如何預防乳癌 1.多運動 2.避免太晚生育 3.少攝取高脂肪食物 4.心情放輕鬆,減低工作壓力 5.定期篩檢 何謂乳房攝影檢查 乳房攝影是一種使用低輻射劑量X光透視乳房的技術,在嚴格執行品管的醫院檢查是十分安全的,它可以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腫瘤,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,是目前證實有效的篩檢工具,不過乳房攝影仍有他的限制,有15%的乳癌是乳房X光攝影無法偵測到,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,在下次定期檢查前,如有發現異狀,應儘速就醫。

        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要注意什麼? 1.檢查時,必須脫掉上半身的衣服,故不要穿連身衣裙。 2.不要於乳房、腋下塗抹除臭劑、粉劑及護膚霜等,因為會產生假影,影響診斷。 3.攝影時,需緊壓乳房約3秒,會感到不舒服,因此,月經來前一週較不合適受檢。 檢查結果異常該怎麼辦? 應儘速找有經驗的專科醫師,進一步檢查,如乳房超音波、細胞抽吸、組織切片檢查,以確定是否為乳癌。經診斷確定乳癌,應依醫師指示,接受正規治療並定期返診追蹤檢查。


子宮頸癌篩檢

1.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-9成子宮頸癌死亡率。 
2. 先以擴陰器擴張陰道,再以小木棒或刷子輕輕刮取子宮頸 剝落的細胞,塗抹於玻片和染色後,經顯微鏡觀察是否有 癌前病變或是癌症。 
3.檢查結果 (1)若正常,請持續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每抹片檢查 (2)若有意義不明的鱗狀細胞變化,3-6個月內請再做抹片或 HPV檢測 (3)若有輕度癌前病變,請接受陰道鏡檢查或3-6個月內再做 抹片檢查 (4)若有重度癌前病變、意義未明的腺體細胞變化,請接受陰 道鏡檢查+切片 (5)若發現為癌症,請接受切片檢查。

子宮頸癌篩檢簡介

子宮頸癌現況 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,96年約有1,800人罹患子宮頸癌,逾7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,故子宮頸癌是婦女不可輕忽的疾病。 篩檢政策 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%-90%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,因此,國民健康局提醒30歲以上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。

        補助篩檢的對象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。可請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,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診。 危險族群 凡有性經驗的婦女,尤其是早婚、生育子女多、性伴侶較多的婦女,更應特別注意,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! 子宮頸癌是如何發生的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,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,僅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,會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,甚至子宮頸癌。
 
       什麼是人類乳突病毒? 目前已知約有40種人類乳突病毒型會感染肛門及生殖區的皮膚及黏膜,而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型別約有17種,其中第16、18、52、58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,而引起尖形濕疣(俗稱菜花)的第6、11型屬於低危險型別。 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人類乳突病毒感染,但對於子宮頸癌和生殖器疣,可以施以局部治療。

        何謂子宮頸抹片?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。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簡單,大多不會感到疼痛,採檢過程,係將擴陰器置入陰道,再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,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,塗抹於玻片上,經過染色後,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。子宮頸抹片檢查之目的即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後,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。 檢查注意事項檢查前要注意:(一)不要沖洗陰道(二)避免盆浴(三)勿放置塞劑(四)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(五)避開月經期間。受檢時,請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,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診。 後續確診 由於子宮頸抹片是刮取子宮頸上皮細胞,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顯現異常,因此仍須進一步檢查,才能確定診斷和是否需要治療。

2016-10-18
最新5筆記錄
序號 發文日期       主旨 點閱
總計:38425831  本月:524702  今日:3160    更新日期:2024-03-29